体液检验学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血栓学检验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及其理解(2)

时间:2010-11-11 12:00来源:幸福检验 整理 点击:
 
(三)要严格限定试剂ISI的适用范围
 
为了避免混乱,通过多年研究和专家的倡导,国外制造商已经在其说明书中提供仪器型号特异的凝血活酶ISI,便于用户使用;但是要提供所有仪器和不同试剂组合的ISI显然是不可能的。更让人头疼的是,制造商为每一批凝血活酶试剂提供的ISI不一定很准确,定标血浆使用不当进而导致INR的校准偏差。
 
凝血活酶制品校准的准确性取决于口服华法令患者标本的数量,WHO推荐的用IRP校准凝血活酶试剂的方法需要测定至少20份新鲜正常血和60份新鲜抗凝治疗的血样。许多厂家难于收集到足够数量的标本,无法得到准确的ISI,受害的不单是实验室,更多的是患者的利益。
 
是否选用同物种的IRP来校准凝血活酶,也是ISI标注的关键,人源和兔源IRP校准的凝血活酶在检测性能上是不同的。1977年以后WHO陆续改良更新了几个物种和不同级别的凝血活酶参考品,虽然WHO生物标准化专家委员会提出所有商品化凝血活酶都应以同一物种的国际参考品校准,甚至有专家认为应该都以人脑参考品校准,以减少物种之间的差异,但是据笔者观察,多数产品说明书中都没有校准方法的详细表述,这就为单纯追求低成本而不加选择地换用试剂埋下了隐患。
 
此外还有生物参考范围不同的问题。理论上,使用系统特异的ISI计算的INR应该是相当接近的,然而,由于校准方式不当和生物多样性的存在,INR的值也有出入,比如各实验室MNPT不同,凝血活酶生产商标定自己产品ISI时使用的方法不同等。
 
这些不利因素就对凝血实验室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自行校准也缺乏可行性。医院测定MNPT还相对容易,但是按照WHO的推荐方法对凝血仪和试剂组成的系统来校准ISI并非易事。多数实验室直接使用了试剂标注的ISI,甚至有的ISI不是针对自己的机型。而且即便是校准了ISI,也只能出来报告之后再编辑程序批量计算校准后的INR。据笔者了解,目前在国内主流机型上通过调整ISI实现系统校准难度较大。因此,要么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增加数据处理的程序语句,要么计算INR后再手工输入,这种方式推行起来有困难。
 
(四)止凝血检验中的校准和定标辨析
 
先是校准试剂,接着又校准试剂和仪器所组合成的系统,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全面考虑到包括测试环境的所有因素。比如说粘度法中磁珠的差异,离心比浊法仪器中离心力的差异,光学比浊中的光径,凝集曲线的特异性,电子和机械部件上差异等等,不一而足,任何因素不一致都会使结果受到影响。任何一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根据定标曲线和检测信号确定的,仪器之间不仅信号不同,定标曲线更是千差万别。尽管常规工作中的定标通常表述为Calibration,但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校准。定标曲线的建立是为了在本实验室环境下保持检测体系稳定的一种方式,只是一个检测平台,用于保证实验室对某一人群标本测定的一致性。这个过程中没有真正的标准品出现,如果定标血浆未经IRP校准,那么该定标是不能溯源的,定标后的不同仪器未必具有可比性,系统差异的存在也不能通过定标来消除。由于仪器性能上的差异性,简单地用校正因子来调整检测系统的方法是无效的。
 
APTT的标准化进程更为困难。检测系统类型、接触活化因子以及试剂磷脂成份的差异会导致APTT反应的差异。1995年国际上提议建立APTT标准化的校准模型,而目前还没有适用于APTT的国际标准品,1998年Van Den Besselaar教授提出可以将含有合成磷脂和胶质硅的冻干APTT试剂作为候选的APTT国际标准品。Clauss法Fib定量的定标曲线可以溯源到参比血浆,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标准化, 而PT衍生法是根据浊度变化换算结果,不仅与真实浓度存在偏差而且也不能标准化。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