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探讨慢性肝炎转为重症肝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2)

时间:2010-11-14 13:23来源:幸福检验 整理 点击:
    (3)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4)血清F蛋白水平测定由研制F蛋白试剂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牛惠生教授协助完成。
    (5)血清总脸红素、转氨酶及凝血酶原时间三项指标的测定在本所实验室用常规方法测定。
 
    (二)结果
    1.D—GlaN中毒大鼠血浆TNF、血清FP及SB、PT、ALT中毒前后变化情况见表一;中毒24小时上述指标开始上升,并于中毒48小时达高峰,72小时下降,各个时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有十分显著差异(P<0.01)。    
    2.大鼠中毒后不同时间,大体标本肉眼可见肝脏表面瘀血呈点状或片状。光镜下肝组织切片可见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点、片状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用西德产KONTRON图像分析仪,将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定量化分析,再与各检测指标进行多元钱性相关,回归及逐步回归分析。    
    设定病理变化指数“Y”用MDAS软体,在计算机上时“Y”与XI(TNF)、XZ(FP)、X3(SB)、X4(PT)、XS(ALT)进行多元线性相关、回归及逐步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方程为:Y=51.40—0.106Xl+0.078X2+0.885X3+0.099X4—0.012X5。逐步回归方程为:Y=50.8898—0.1106Xj+0.0808X2+0.8204X3—0.0126X5
 
  二、临床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根据1990年第六届全国肝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本组病例符合慢性活动性肝炎或重症肝眨的诊断。(本研究从1994年开始实施)
   2.检测指标及方法
   血浆TNF、血清SB、FP、PT、ALT检测方法同前。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用酶联法。乙肝、丙肝或丁肝、戊月干标志物检测用酶标的方法测定。
   乙肝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
   3.观察及统计方法
   设定:X1(SB)、X2(PT)、X3(AL/AST)、X4(TNF)、X5(SIL—ZR)、X6(FP)、X7(ALT)。每个观察病例每隔壹周左右动态检测上述主要指标,检测数据全部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慢性肝及转重病例各指标动态变化见表1。
    表1  慢性肝及转重病例各指标动态变化(X+-SD)
  2.慢活肝及重症肝炎的各项检测指标经统计分析,建立病情轻重的两类判别公式。
  判别公式:Y(1)=0.00705X1+0.2154X2+0.0033X4+0.00256X7
           Y(2)=0.0174X1+0.36352X2+0.00639X4+0.00629X7
  若将病例各指标检测值分别代人公式,若Y(1)大于Y(2)为病情类别A(较轻);Y(2)大于Y(1)为病类别B(较重)。
  3.统计分析筛选出主要指标的相关系数见表2。
    表2  主要指标的相关系数   
  4.慢活肝转重的预测方案
    设定:I为预测指数,X为正常值,X为第1次检测值,X1为第2次检测值;X1(SB)、X2(PT)、X4(TNF)、X7(ALT)。
    公式:
    I二·xl-x,··17.8+x;-x2·25.6+xl-x~·6.8+X~-X7·5.4·z
    /17    A2^4    /17
    注:Z=1,当酶胆分离时2=—1;当I≤0时,病情稳定,无转重趋向;当1>0<50时,病情活动明显,密切观察;当I>50<100时,有向重症肝炎转化的趋势;当1>100时,多转化为重症肝炎。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