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76例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时间:2010-11-08 18:37来源:幸福检验 整理 点击: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指标 检测与分析

  本文对76例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血小板(PLT)和D-二聚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振华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湖北 43007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76例,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37岁~64岁。健康对照组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均为本院健康体检者,其B超、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等均正常,检测前1周未服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1.2仪器和试剂

  仪器为ACL200全自动血凝仪,Abacus三分类血分析仪,特定蛋白仪。试剂有拘橼酸钠,EDTA-K2、定标液质控物、校正物等均由武汉中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检查方法      www.xf366.com

  空腹采血、枸橼酶钠抗凝,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出血浆备用。PT、APTT、FIB、TT采用血凝仪严格按操作规程检测;PLT在血球计数仪上采用EDTA-K2抗凝静脉血检测;D-二聚体在特定蛋白仪上采用无抗凝管静脉血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检测数据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肝硬化患者6项凝血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略)。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都有轻重不等的凝血功能障碍,PT、APTT、FIB、TT、PLT、D-二聚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肝脏是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场所,肝硬化导致肝功能不全时,蛋白质合成障碍,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清除组织凝血活酶和被激活的纤溶因子的能力下降。维生素K吸收障碍,使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的前体不能变成有活性凝血因子,肝素酶的合成降低,肝素灭活能力下降,血浆中肝素和类肝素抗凝物质增多,引起PT、APTT、TT延长,FIB下降。肝硬化患者血小板(PLT)数量减少,是因为肝硬化患者脾大引起血小板分布异常及脾功能亢进使血小板破坏增加所致。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是泛嗜性病毒,其对骨髓巨核细胞有抑制作用,巨核细胞成熟不良,也是造成血小板(PLT)减少的一个原因。

   肝硬化时,由于细胞和组织的破坏会引起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肝细胞破坏时,微粒体中的组织因子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损伤的血管内皮也可激活内、外凝血系统,并使组织纤溶激活物释放增多;而肝脏由于肝硬化时细胞大量受损,合成a2-纤溶酶抑制物减少,最终导致D-二聚体升高。
 
   因此,在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凝血指标的监测,有助于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
 
        幸福检验网www.xf366.com感谢作者对论文的分享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