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血小板输血中的细菌污染及其预防(3)

时间:2010-09-12 15:47来源:未知 点击: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嗜酸性粒细胞    (Eos)    1%~5%
 嗜碱性粒细胞    (Bas)    0~1%
 
单核细胞    (Mo)    2%-8%
 淋巴细胞    (Ly)    20%-40%
 

  B 献血者皮肤消毒 
  针穿部位的皮肤消毒对防止血液污染很重要。污染血小板的细菌可能是正常的皮肤微生物, 在静脉穿刺时, 随着血液进入血袋, 所以对皮肤的消毒至关重要。使用一种理想的消毒方法可降低血液制品中细菌的污染率。McDonald等证实用2%碘酊消毒后,70%异丙醇擦洗的两步法最有效,使细菌计数降低99.79%;此外应避免选择瘢痕或凹陷的静脉穿刺部位, 因为该处的皮肤隐藏的细菌更多。

  (3)周围环境:加强对采血环境的消毒
  采血室空气消毒不规范, 将影响到献血者穿刺创面、穿刺针、采血器具、采血者的双手清洁程度。每天采集前对采血环境消毒, 采集中尽量减少采血室的人员量及人员流动, 采集完毕即通风换气、消毒。定期对机器彻底地清洁和消毒, 做空气培养, 保持一个良好的采血环境,可防止环境造成的细菌污染。

  (4)输注单采血小板
  由于血小板细菌污染是由献血者皮肤细菌或无症状菌血症献血者血液中的细菌引起的,因此输注单采血小板能减少穿刺相关的细菌污染, 美国Johns Hopkins的一项研究表明,从该医院1987年至1998年的数据表明,单采血小板输注从51.7%上升到99.4%,血小板输注引起的败血症发生率由1/4818输注下降到1/15098输注,全血分离血小板引发的败血症比单采血小板高5.39倍。

  2 去除最初采集的部分血液 

  Blajchman和Ali在1992年首先提出。皮肤上的一些细菌位于皮肤深层如毛囊、皮脂腺中,静脉穿刺时,最初的一小部分血液可能含有皮肤的组织碎片, 从而污染血液制品, 表面消毒不可能完全消除与静脉穿刺相关的细菌污染。这类问题在静脉穿刺部位有瘢痕或皮肤皱折的重复献血者中更加突出。基于这种致病学原理, 去除最初采集的血液可降低与穿刺相关的细菌污染, 尤其对降低血小板中最常见的微生物——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有关的污染有效。Bruneau等的调查表明,使用一种在采血针附近带有2个15ml血样收集袋的采血袋, 采集血液3385袋, 有2.2%血液至少从1个样品袋中检测到了细菌(绝大部分在第1个袋中)。Dirk de Korte 对含有10ml样品采集袋的新采血器材使用前后的细菌污染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使用前细菌污染率为0.39%,使用后为0.29%(p<0.05)。

  3 输注前检查

  在输注前检测细菌污染是较理想的预防措施

  (1)自动细菌培养系统
  应用全自动细菌培养可在6~8小时获得细菌培养结果。通过血液培养瓶的压力变化、pH值变化、颜色变化、微生物荧光测定、卡路里测定等确定阳性结果。
  血小板制品细菌培养常用方法有Bact/ALERT和BDS细菌检测系统。BDS检测的是某一时间点上,样品中的氧百分比(通常在临近输血时)。Bact/ALERT则是连续监控样品中二氧化碳的量。Bact/ALERT和BDS细菌检测系统为自动化培养,连续振荡,瓶外检测,计算机系统管理,每个瓶孔相当于一个比色计,共120个比色计,每10秒扫描1次,实验数据能够通过报告功能及时打印,有利于操作者及时进行观察。用Bact/ALERT自动培养仪操作简单,培养时间短,灵敏度高,目前是检测血小板制品细菌污染的最佳方法。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