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临床意义(8)

时间:2010-04-05 10:05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血小板粘附率计算(%)=粘附后血小板-粘附前血小板/粘附前血小板×100
各地参考值不同。每个实验室要建立自己的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正常血小板粘附功能对血管壁损伤的修复及止血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血小板粘附性过低易发生出血,血小板粘附性增强时则 易引起血栓形成及缺血性疾病。

1)血小板粘附率增高: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高脂血症、累诺氏病、痛风、 MM、糖尿病、肥胖症及某些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血小板粘附率增高,外科手术1—2日粘附率增高,约一周后逐渐恢复正常,这与外科 手术可引起反应性血液凝固机能亢进有关。有报导,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粘附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的血小板粘附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高于稳定型心绞痛(P<0.01),糖尿病患者明显地可见 血小板功能亢进。病程超过5年,有视网膜并发症及高血压时,血小板粘附率明显增高,血小板粘附率增高,可使血液出现高凝状态并易 于形成血栓。
2)血小板粘附率降低:常见于一些出血性疾病:再障、血小板无力症、急性白血病、假性血友病、尿毒症、肝硬化等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