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血液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时间:2010-03-21 16:57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均认为血液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遂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新热点。本文综述血液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1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1]

  1.1 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脱甲基后的产物,蛋氨酸是重要的“一碳单位”供体,蛋氨酸在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崔化下与ATP结合生成S-腺苷蛋酸(SAM),SAM在供出甲基后,水解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和腺苷。相反,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以维生素B12为辅助因子,接受N5-甲基四氢叶酸携带的甲基,再形成蛋氨酸。此反应必须有N5-甲基叶酸作为甲基的供体,N5-甲基四氨叶酸是四氢叶酸经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ethyleneterahydrofolatereductase mTHFR)催化而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另一代谢途径是在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 cBS)催化下,与丝氨酸缩合成胱硫醚。因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升高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MTHFR和CBS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产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2 人MTHFR基因定位在lp36.3上,cDNA全长约2.2kb,大鼠的MTHFR基因的cDNA与人MTHFR基因有85%同源性[2]。人MTHFR基因有多个等位基因,经流行病学分析,纯合子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呈现很强相关性。Frosst等[3]应用PCR-SSCP分析证明MTHFR基因在667位发生的突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由于T代替了C,编码的氨基酸已由缬氨酸代替了丙氨酸,而缬氨酸可能与MTHFR活性中心密切相关,MTHFR酶活性大大降低。

  1.3 CBS是一个63kD均一四聚体蛋白,定位于染色体21q22.3,可编码551个氨基酸,目前已鉴定出33个突变位点,与心血管疾病可能有关的是位于287密码子T283c,由编码的异亮氨酸代替了苏氨酸。另一个突变位点为307密码子上的G919A,由编码的甘氨酸取代丝氨酸。CBS这两个位点的突变均可使CBS酶活性降低,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 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

  2.1 由于氨基酸分析仪器的灵敏度限制,过去一般认为血液中不存在同型半胱氨酸。Wicken等[5]首先报道,男性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总量为3.3±0.8μmol/L,女性为2.4±0.7μmol/L,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他们使用磺基水杨酸沉淀蛋白质,层析用离子交换柱,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还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受雌激素水平、高脂饮食、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2.2 wu等[6]发现正常人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大部分是与蛋白质结合,可达70%,血浆中与同型半胱氨酸结合的蛋白是白蛋白。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表明,半胱氨酸不能取代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浆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点,可能原因是同型半胱氨酸有更大的亲和力。同型半氨酸在血液中的存在方式是,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可能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当血浆被有机酸沉淀蛋白质时,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也被沉淀下来,测定上清液所得的称为游离同型半胱氨酸,游离半胱氨酸加上与白蛋白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称为总同型半氨酸。血浆标本的处理方式也使游离和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重新分配。在较高温度放置,游离同型半胱氨酸很快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血浆在-20℃储存几周后,大部分都变成结合型同型半胱氨酸,只能检测到极少量游离同型半胱氨酸。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