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卫生科技 医学动态 政策法规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学新闻 > 检验医学 >

密切注视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发展趋势

时间:2010-03-22 19:14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已引起临床和临床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Ab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该菌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CCU及ICU中的患者威胁很大,也将此类感染称作ICU获得性感染。国外耐碳霉烯类的Ab发展很快,最近又出现“全耐药”的Ab,且出现在我国的台湾,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一、国内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
    国内的资料表明,Ab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70%以上。Ab对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63.0%~89.9%。对4种氨基甙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达96.3%。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尚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多粘菌素E保持敏感,但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差。国内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尚少。黄支密等报道29株分离自下呼吸道感染的Ab,82.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其中14株(40%)合并产AmpC酶。ESBLs的型别已报道有blaTEM、SHV、OXA、PER等。糜祖煌等报道27株Ab中TEM酶的检出率100%,SHV酶的检出率46.1%(13/27),其中5株经测序为SHV-12(3株)、SHV-48(1株)、SHV-56(1株),且可同时存在2种,而OXA,CTX-M,PER酶的扩增均为阴性。氨基甙类修饰酶有23/26株检出,以aac(3)-1,aac(6’)-1,ant(2’’)-1为主,可同时存在2~4种。26/27株中有ryrA基因突变,致喹诺酮类耐药。只产生染色体AmpC酶的Ab国内也有报道。
 
     二、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
       1991年首先在美国发现,随后报道了多起由耐亚胺培南Ab引起的医院暴发流行。我国耐亚胺培南的Ab在2001年为3.9%;2002年为4.3%,耐美洛培南为6.5%。王辉等检查耐亚胺培南的9株与多重耐药株为同一克隆株,均发现了blaOXA-23型碳青霉烯酶。在巴西Curitiba的两所医院内自12例患者分离出具OXA-23酶的Ab,体外药敏试验只对多粘菌素B敏感,但治疗应用困难,致使5例患者死亡。在西班牙北部Billbao城的一所医院分离出8株产OXA-40酶的Ab,耐亚胺培南,还有耐棒酸、他唑巴坦、舒巴坦和氯化钠的抑制作用。此OXA-40系OXA-24、OXA-25、OXA-26酶群变异而来,存在于染色体上。具有OXA酶的Ab目前有扩大流行的趋势。耐药酶,包括耐亚胺培南酶在细菌间的水平传播有整合子的参与。意大利罗马大学医学院外科ICU发生多重耐药的Ab流行,共感染131例患者,菌株经PFGE法做基因分型,共分为A-I型,以B型和I型为主,在染色体上发现I型整合子,其基因盒同时携有多种氨基甙类酶、blaOXA酶、blaIMP酶等。也有报告发现了2型整合子参与Ab的耐药基因的传播。Ab可对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其机制之一是Ab可具有多药的外排机制。史伟峰等研究85株Ab,用利血平和CCCP(羰基氰氯苯腙)来部分逆转其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证明了耐喹诺酮与其药物外排机制有关。膜耐药也是Ab耐碳青霉烯类的重要机制。Limansky等报道了由于Ab的分子量29000的外膜蛋白丢失而致的对亚胺培南的耐药。
 
   三、“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全耐药”的Ab(Pan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ii),即对所有常规检测的抗菌药物均耐药(包括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匹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安伐沙星、莫西沙星、盖替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1998年5月在台湾国立大学医院发现后持续在医院中存在。Kuo等报道2002年12月在我国台湾从住院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出一株“全耐药”的Ab,具独特的生化特征。即不分解10%乳糖。此后3个月内又从7例患者的各种标本中(重要从呼吸道)分离出15株。经与标准菌株ATCC19606比较,其特征为不分解葡萄糖。精氨酸双水解酶也为阴性。15株菌经酶切(Sfil酶)后的PFGE证明系同一来源。此类菌的纸片法协同敏感试验,只有亚胺培南与氨苄西林/舒巴坦间有协同作用。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