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成份输血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2)

时间:2010-09-12 16:24来源:幸福检验 xf366.com 点击:

 

四、迟发性血管外溶血反应
 

1、发病机理
 

迟发性血管外溶血反应的发生原因为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受血者体内存在的致敏抗原导致体内产生记忆免疫细胞,如再次输注含相同抗原的血液制剂,会刺激产生免疫回忆反应而导致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组织被破坏。
 

2、临床表现
 

迟发性血管外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通常在输血24小时后出现,一般多在输血后3~7天,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贫血、黄疸、血浆胆红素升高。
 

3、临床预防措施
 

Johns Hopkins大学的系列研究发现迟发性血管外溶血反应中,IgE抗体导致的占47%,抗Jka抗体导致的占23%(临床上较为重要),抗K抗体导致的占15%。 临床上迟发性血管外溶血反应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仔细的病史咨询和同种异体免疫史的记录;(2)采用自身输血;(3)根据患者的妊娠史及输血史选择特殊配合的血液制剂。
 

在成份输血的常见并发症中,除了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急性血管外溶血反应和迟发性血管外溶血反应之外,还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输注细菌污染的血液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
 

1、发病机理
 

输血后发生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属于免疫介导的输血反应,其发生机制有二:首先,血液储存过程白细胞产生了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都属于致热原)和血管活性肽;其次,抗体-白细胞/抗体-血小板相互作用,受者血浆的抗体与供者淋巴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上存在的抗原凝聚,导致白细胞释放炎性反应细胞因子(这些抗体通常具有特异性)。
 

2、临床表现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在输血开始15分钟~2小时发生,典型的临床表现仅出现发热,体温上升超过1℃或达38℃~41℃,部分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出汗,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和头痛、血压多无变化,30秒~2小时后症状渐缓解,7~8小时恢复正常,多数症状比较轻微并具有自限性(8~10小时)。全麻状态很少出现发热反应。
 

3、诊断
 

输血中或输血后(可达数小时)在排除其它因素影响下体温升高1℃以上即可诊断。临床上要注意与溶血反应和细菌感染相鉴别。
 

4、临床处理和预防措施
 

临床上,输血后一旦出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立即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血小板减少患者禁用阿司匹林;若患者出现明显寒战,应予杜冷丁;若患者出现严重的肺部症状,可予有创呼吸支持;不要再次输同袋血,可能会发生溶血或细菌污染。
 

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频率约占红细胞输注的1%~3%,血小板输注的30%,多见于多次受血及多胎妊娠妇女。临床上可应用去白细胞血液成分(如患者出现过1次FNHTR,再次输血导致发热的机会是1/8)、HLA配型成分血和洗涤成分血(还有助于去除细胞因子和白细胞)预防该反应发生。
 

二、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1、发病机理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原因有二:首先,HLA或HNA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中性粒细胞变形粘连,被肺部微管捕获,释放调节因子导致肺小泡受损漏液,出现广泛的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ARDS;其次,血液成分中的生物活性因子使活化的白细胞产生黏附分子(CD11/CD18)并黏附与肺内皮细胞,间质渗出,中性粒细胞降解并释放破坏酶,毛细血管间隙增宽,肺水肿,结果是微血管闭塞及毛细血管渗漏,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肺水肿。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