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血气分析的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3)

时间:2010-04-23 21:13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混合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正常为46mmHg,与PaCO2相差很小,仅6mmHg;但在循环衰竭时,二者差值增大,结合其他指标对判断预后意义较大。


  7、碳酸氢(bicarbonate,HCO3)是反映机体酸碱代谢状况的指标。包括实际碳酸氢(actual bicarbonate,AB)和标准碳酸氢(standard bicarbonate,SB).AB是指隔绝空气的动脉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实际含量,正常范围22~27mmol/L,平均24mmol/L;SB是动脉血在38℃、PaCO2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的HCO3含量;正常人AB、SB两者无差异。因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响,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调节,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AB则受呼吸性和代谢性双重因素影响,AB升高,既可能是代谢碱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的代偿调节反映(在显著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肾代偿调节也可使SB有所升高);反之,AB降低,可能是代谢酸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时肾的代偿调节表现。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AB最大可代偿升高至45mmol/L;慢性呼吸性喊中毒时,AB可代偿性减少至12mmol/L.一般AB与SB的差值,反映了呼吸因素对HCO3的影响程度。呼吸性酸中毒时,受肾代偿调节作用影响,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肾参与代偿调节作用后,HCO3降低,AB<SB;相反,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减少,AB=SB<正常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增加,AB=SB>正常值。


  8、缓冲碱(buffer bases,BB)是血液(全血液或血浆)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的总和,包括HCO3、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和HPO42-,正常范围45~55mmol/L,平均50mmol/L.HCO3-是BB的主要成分,几占其一半(24/50)。BB能反映机体对酸碱平衡紊乱时总的缓冲能力,它不受呼吸因素、CO2改变的影响,因CO2在改变BB中HCO3 含量的同时,伴有相应非 HCO3-缓冲成分的变化;在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稳定情况下,其增减主要取决于SB。代谢性酸中毒时BB减少,代谢性碱中毒时BB增加。若在临床检测中,出现BB降低而HCO3-正常时,提示患者存在HCO3-以外的碱储备不足,补充HCO3-是不适应的。


  9、剩余碱(bases excess,BE)是在38℃、PaCO240mmHg、SaO2100%条件下,将血液标本滴定至pH7.40时所消耗酸或碱的量,表示全血或血浆储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需加酸者为正值,说明缓冲碱增加,固定酸减少;需加减者负值,说明缓冲碱减少,固定酸增加;故剩余碱亦可理解为实际缓冲碱与正常冲碱(均值)的差值。正常范围±2.3mmol/L.由于在测定时排除了呼吸性因素的影响,只反映代谢因素的改变,与SB的意义大致相同,但因系反映总的缓冲碱的变化,故较SB更全面。


  10、血浆CO2含量total psasma CO2 content,T-CO2)系指血浆中各种形式存在的CO2总量,主要包括结合形式的HCO3-和物理溶解的CO2;此外,尚有极少量碳酸、氨甲酰基化合物(CO32-、RNH2CO-),可忽略不计。动脉血浆CO2总量=HCO3- +PaCO2×a=24+40×0.03=25.2mmol/L;如按容积计算动脉血浆CO2含量为48.5vol%,静脉血浆为52.5vol%,因为红细胞中含量较血浆少,血浆为25.2mmol/L,全血则为21.7mmol/L.其中HCO3-即实际碳酸氧(AB),占总量的95%以上,故T-CO2基本反映HCO3-的含量。T-CO2受溶解CO2(PaCO2)影响程度虽小,但在CO2潴留和代谢性碱中毒时,均可使其增加;相反,通气过度致CO2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时,又可使其降低,故在判断复合性酸碱平衡失调时,应用受限。


  11、pH值  是表示体液氢离子浓度的指标或酸碱度,由于细胞内和与细胞直接接触的内环境之pH测定技术上的困难,故常由血液pH测定来间接了解。血液pH实际上是没有分离血细胞的动脉血浆中氢离子浓度[H+]的负对数值,正常范围为7.35~7.45,平均7.40,相应[H+]为35~45nmol/L,均值40nmol/L;静脉血pH值较动脉血低0.03~0.05.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