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 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变化的临床意义

时间:2013-09-15 14:08来源:幸福检验 收集整理 点击:
  血清总蛋白(TP)是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G)的总和。双缩脲比色法是目前推荐检测TP的定量方法,显色强度受蛋白质种类影响较小。
 
  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20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TP的40%~60%。白蛋白是血浆中重要的运输蛋白。许多非水溶性的物质易与白蛋白结合后被运输,如:胆红素、长链脂肪酸、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药物等。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缓冲血液酸碱的能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也能反映肝损伤的程度、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血清白蛋白的定量常采用溴甲酚绿法,也有采用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的散射比浊法或透射比浊法。后一种方法特异性较强,但试验成本高于前一种方法。从TP中减白蛋白量,即为球蛋白含量。
 
  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60~82g/L
 
  白蛋白:35~52g/L ,球蛋白:20~30g/L ,A/G 1.0~2.0:1
 
  临床意义:
 
  1.急性肝脏损伤早期或局灶性肝脏损伤等轻度肝损害时,自蛋白(A)可正常或轻度下降、球蛋白(G)可轻度升高、TP和A/G均可正常。亚急性重症肝炎早期多数TP为明显下降,而γ-球蛋白增加;晚期发生肝坏死,TP明显下降。
 
  2.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实质细胞受损,常见白蛋白减少和球蛋白(主要是γ球蛋白)增加,A/G比值下降。随病情加重而出现A/G比值倒置,此时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白蛋白持续下降者多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上升,说明治疗有效;白蛋白减少到30g/L 以下,易产生腹水。
 
  3.肝外疾病:总蛋白或白蛋白减少可见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蛋白质分解过盛,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蛋白质摄入不足,如慢性营养障碍等。
 
  球蛋白增加:可见于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γ球蛋白单克隆增生,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感染,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等。

  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A/G)对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帮助。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时,在比值中作分子的白蛋白产生就会减少,导致A/G比值下降。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白蛋白在体内起到营养细胞和维持血管内渗透压的作用。当白蛋白减少时,血管内渗透压降低,患者可出现腹水。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敌人)时,机体的免疫器官就要增兵,来消灭敌人。免疫系统就会制造出过多的球蛋白,比值中的分母就会增大,也会出现A/G比值下降。有些慢性肝病患者一看到化验单上显示A/G比值下降就非常紧张,认为自己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这是不对的。肝硬化患者的A/G比值下降主要表现在比值中的分子——白蛋白下降,同时伴有球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35-50g/L,球蛋白为20-30 g/L,A/G比值为1.3-2.5。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