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析仪 生化分析仪 血球分析仪 尿液分析仪 血凝分析仪其它检测仪
返回首页

AFD500电解质分析仪的使用及常见故障排除

时间:2010-03-25 23:09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临床上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电解质,因其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而备受检验工作者的欢迎,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工作量较大有的同志不严格按该仪器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加之仪器的长期使用中电极表面受纤维及蛋白膜的附着等因素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接到标本后立即上机测定,其检验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它的临床价值,为使该仪器能够充分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笔者通过对该仪器几年来的应用,将仪器的使用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总结如下。

1 首先是仪器的安装仪器应安放在较平坦的且无震动的平台上,仪器安装完毕后,应24h通电,以保持电极的湿润,同时必须具有稳压器,保证电源供应为220V,50Hz的交流电,并接有良好的地线,地线电阻<0.4欧姆,以排除机壳静电对结果的干扰,同时万一有漏电情况时,可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危险性。

2 仪器的自检开机时该仪器具有完善的自检功能,自检的目的是对仪器各部分进行检查, 自检通过后可进行电极的活化及去蛋白处理, 自检结束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定标。

3 定标定标是一个两种标准液校准电极的过程,离子选择电极对不同的离子浓度响应不同的电压毫伏数,然后再转换成相应的浓度,定标过程给各个电极提供一个初始的浓度,定标是进行样品分析的一个关键步骤。

4 样品测试按其操作规程中A标、B标定标通过后即可进行样品测试,但笔者在几年的使用中发现,B标定标通过后立即进行样品的测试,其结果比真实结果高,分析可能是由于B标含量较高,分析样品时离子选择电极对不同的离子浓度响应出不同的电压毫伏数的敏感性不同所致。故本科室规定在A标、B标定标通过后,再定一次A标通过后才能进行样品的分析,这样所得结果更接近真实水平。

5 仪器的待测模式该仪器具有两种待测模式,一种是自动定标模式,每次的间隔时间随电极的状况自动调整;第二种是睡眠模式,退出睡眠模式后必须通过单点定标方可测定。笔者在使用中发现,睡眠模式节约试剂,准确性也高,但是每次分析前都必须进行单点定标,定标通过后再进行样品的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6 通过对该仪器几年的使用发现最常见的故障是B标定标不通过,此时首先检查电极A标B标的电压毫伏差是否在范围内,钾(13.5~19.6mV)、钠(3.5~7.0mV)、氯(5.4~10.1mV)、钙(5.8~10.0mV)、pH (18.0~28.0mV),钾、氯、钙电极斜率不在范围内,必须进行去蛋白处理,钠、pH电极斜率不在范围内,必须进行调理,去蛋白、调理完毕后再进行定标,如果定标不通过应考虑电极污染严重或通光管严重污染,此时关闭机器,取下电极用较好的纸巾拧成线状插入电极孔来回拉动,可清除电极孔中的凝固物,若凝固物附着较牢固而纸巾清除不掉,可用注射器抽取少许KX-211清洗液滴入电极孔中浸泡5min,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干净;通光管位于光电检测部,通光管严重污染时也可影响定标,这时可更换通光管或清洗通光管,通光管也可用KX-21清洗液清洗。

7 仪器自检时显示A/D通道OR:首先检查电压是否正常,流通池电极壳是否有试剂污染,电极内是否有气泡,是否安装到位,试剂流路是否堵塞,泵管是否老化,是否粘连,否则重新安装电极、更换泵管。其次重新更换参比电极内冲液,参比电极内冲液是饱和KCI溶液,长时间由于水分的蒸发可导致电极棒周围有凝固的KCI晶体,可从参比电极右边的注入孔中倒出原来的内冲液,用注射器从此孔中注入蒸馏水溶解电极棒周围的KCI晶体,溶解完毕后方可旋出电极棒,千万不要硬旋,否则电极棒将被凝固的KCI晶体折断。清洗完毕后,小心注入参比内冲液并弹出气泡,把电极安装到位。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