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卫生科技 医学动态 政策法规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学新闻 > 检验医学 >

血清分离胶促凝、抗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时间:2010-03-30 12:12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当今分析仪器的自动系列集约化或条型码的应用,增加了系列化项目直接上机检测量,但是由于过去采血后血液自然凝固,分离血清时间长影响了分析仪的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为了迅速推进检测技术的快速化,往采血管中添加分离胶、促凝剂缩短了血液凝时间。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应用,是采血初级阶段重要质量控制,同时也制备了高品质的血清标本。原管直接上机检测,减少了血清杯、试管的用量,规范了检验科采血技术,减少了多种多样交叉感染机遇,从而保护了室内外环境。但是,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在実践应用中,出现了涉及到分离胶、促凝剂的基础理论及実践中规范化操作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必须从基础理论上去理解才能解决実践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就此讨论如下。

    1973年美国PECTON公司、1982年日本积水化学工业的血清分离胶采血管投放市场,1993年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大連市临床检验中心,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国产的血清分离胶,并受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重视并参与规范化。1997年通过大連市科委鉴定,临床应用表明其性能己达到日本、美国的同类产品水平,其产品己投放国内外市埸。

分离胶分离血清、血块的机理:

    血清分离胶由疏水有机化合物和硅石粉组成,具有触变性的粘液胶体,其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由于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网状结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网状结构被破坏变为粘度低的流体,当离心力消失后又重新形成网状结构,这种性质被称为触变性(thixotropy)。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对这种粘液胶体施加一定的机械力,可从高粘度的凝胶状态变为低粘度的溶胶状态,如果机械力消失又恢复原来高粘度的凝胶状态。由机械力作用产生的凝胶和溶胶互变现象首先由Freundlich和Petrifi命名。为什么由机械力的作用会产生凝胶与溶胶的互变现象呢?触变性是因为分离胶的结构内部含有大量氢鍵网状结构之故。具体的说:氢鍵不仅形成单一的共价鍵,在一定条件下它还与其它负电荷的分子间形成一个弱氢鍵,在常温下氢鍵比较转容易被切断引起再结合。硅石表面具有硅羟基(SiOH),形成SiO分子凝聚体(初级粒子),在这种初级粒子间以氢键連结成鏈状结合粒子。这种链状硅石粒子与构成分离胶的疏水有机化合物的粒子间更进一步形成氢键而产生网状结构,构成具有触变的凝胶分子。       

    分离胶比重维持在1.05,血清比重约1.02,血块比重约1.08, 当分离胶与凝固后的血液在同一试管中离心时,由于对分离胶施加离心力而引起硅石凝聚体中的氢鏈网状结构被破坏变成链状结构,分离胶就成为粘度低的物质,比分离胶重的血块就移到管的底部,分离胶发生返转现象,形成管底部血块/分离胶/血清三层。当离心机停止转动失去离心力后,分离胶中硅石凝聚体的鏈状粒子间再次由氢键构成网状结构,恢复初始高粘度凝胶状态,在血清中血块间形成隔离层。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和血浆分离胶抗凝管区别及用途: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主要应用于批量标本系列化项目检验,可原管直接上自动化分析仪。血浆分离胶抗凝采血管,主要应用于急诊生化免疫项目系列化,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采血混匀后可立即离心获得血浆标本。

    如何正确使用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制备高品质血清标本?应规范按下列图解操作。
大连市临床检验中心   王永安   徐维家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