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 卫生科技 医学动态 政策法规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医学新闻 > 检验医学 >

血脂异常治疗的进展:循证医学的启示

时间:2010-03-23 20:33来源:收集整理 点击: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杨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他汀类药物问世后的十多年来,国际上多项用他汀类防治冠心病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有关贝特类药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也提示贝特类药物对防治心血管事件的有益作用。来自循证医学的启示,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血脂异常的人认识和推动血脂异常治疗的进展,从而有利于强化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造福于人类。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调脂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是造成致死和致残的严重心血管事件,尤其在早期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以往有关调脂治疗对冠心病防治所进行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随机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后3~6个月的患者,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ACS早期进行调脂治疗。2001年发表的2项临床研究确立了调脂治疗在ACS早期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强化降脂降低心肌缺血试验(The Myocardial Ischemia Reduction with Aggressive Cholesterol-lowering,MIRACL)是首次进行的在ACS早期强化降脂治疗的国际性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3086例ACS患者发病后24~96小时内开始接受阿托伐他汀80mg/d或安慰剂共16周。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组较安慰剂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停搏或心绞痛恶化住院的联合终点危险下降16%,心绞痛及脑卒中相对危险分别下降26%和50%。这一试验结果填补了在ACS早期应用调脂药物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空白。

    1995-1998年在瑞典的58所医院进行的前瞻性队员研究,19599例患者存活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入选,随机分子为他汀类药物组(5528例)和非他汀类药物组(14071例)。他汀类药物组的一年死亡率较非他汀类药物组降低25%,用药3个月内即显示有益效应,并且在所有年龄、性别、不同临床基线特征、过去史亚组均如此。说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变预后,强调早期用药的重要性。

    因此,对因ACS住院的患者,入院后立即或24小时内应进行血脂测定,并以此作为治疗的参考值。若LDL-C>2.6mmol/L则应进行药物调脂治疗。ACS早期开始调脂治疗不仅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改善心肌缺血,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调脂治疗的依从性。

    正在进行中的有关ACS时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大型临床试验,如在澳大利亚正在进行的PACT研究,入选10000例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出现24小时内随机双盲地接受普伐他汀类治疗,观察随访其中不良事件等研究终点。另一项国际性研究(A-to-Z试验)对入选的AC患者早期开始辛伐他汀的长期治疗,观察对心血管死亡、再发梗死、再发ACS和脑卒中等主要终点的影响。这些大型研究将进一步为支持他汀类药物在ACS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提供证据。


二、冠脉血管重建与调脂治疗

    血管重建包括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的重要手段,但血管重建后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仍很高。众多已完成的冠心病预防的随机临床试验一致显示,他汀类药物除可显著降低总死亡率、心血管病死率、致死性和致死性心梗率外,还可显著减少因心肌缺血恶化所需的PCI和CABG,以及CABG和PCI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来适可干预预防试验(Lescol Intervention Prevention Study,LIPS)在冠心病患者首次PCI后平均2.7天使用氟伐他汀80mg/d,随访3~4年,观察氟伐他汀对PCI后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组比较,氟伐他汀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降低22%,在糖尿病或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更为显著,并独立基线TC水平。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