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检验学 临床血液学 生化检验学 免疫检验学微生物检验 输血与临床
返回首页

L型细菌及其感染(2)

时间:2010-09-12 23:09来源:幸福检验 xf366.com 点击:

  4.2  生物学特性 
  (1)嗜高渗性:只有在高渗环境中才能生长,在普通的培养基上不生长;由于已经失去了坚固的菌壁,只剩下一层胞浆膜,故在非高渗的环境中,菌体就会迅速地溶解而死亡;如L型金葡菌在蒸馏水中3min就会裂解,2h后消失,在0.1%~0.2%的氯化钠溶液中,15min后,细菌减少90%,而在2%~15%的氯化钠溶液中,菌体则无变化; (2)返祖性:这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当抑制、破坏菌壁的因素去除后,L菌又恢复了完整的细胞壁,变回亲本菌株,又有了亲本菌株的特性,这就是返祖性。返祖性又可分为下列两种,即①易变性L菌:当抑制、破坏细胞壁的因素去除后很快回复到亲本菌株的L菌称之;临床分离到的多为此型;通常刚形成的或细胞壁缺陷较轻的L菌较易返祖,细胞壁完全缺如者则不易返祖;②稳定性L菌:当抑制、破坏细胞壁的因素去除后,经过多次传代仍然保持着L菌的特性称之;严格地说,只有这一型的细菌才能称为L菌;(3)弱抗原性:细菌的主要抗原在胞壁及其表面的附属物上,一旦菌壁缺失,就会导致抗原性大为减弱,乃至消失;L菌可长存于宿主的体内,并抗拒宿主的防卫机制;它虽具抗原性,但抗原性薄弱,因此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自卫性攻击;这就是L菌得以长存于宿主体内的原因。
  5  L菌的培养
    它可分为3种类型,即液体增菌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普通培养基中可加入渗透压稳定剂20%的人血浆(或马血浆)和5%氯化钠,也有用10%马血浆和3%~5%氯化钠(或12%~15%蔗糖);固体培养基现多用成品Kagan培养基;国内多用改良培养基。要用特殊的高渗培养剂是因为L菌的胞膜内蛋白质含量高,导致渗透压高于胞膜外,培养时需要有一定的高渗环境才能稳住菌形不变。这也就是L菌常规培养阳性率不高的原因。现在知道L菌也存在于红细胞内,当红细胞裂解时此菌就大量释入于血中,故有学者就把采得的血标本用溶血法把红细胞溶解来培养L菌,结果常规培养检出率为1.4%(3/210份),溶血培养检出率为48.5%(102/210份),检出率明显提高[3]。
 

  6  L菌与支原体的实验室区别
 

    两者极易混淆,必须认真鉴别,其鉴别点如下: L菌的形成是外界因素影响所致,而支原体则是固有形态,在分类学上毫无关系;L菌的菌落较大,为0.5~1.0mm,支原体的菌落则较小,为0.1~0.3mm;L菌有返祖性,支原体则无此特性;保色时间有别,L菌因为菌壁缺陷,致结晶紫易渗入,和支原体一样均可被染成蓝色,但前者的保色时间较长,后者则相反,很快褪色;两者无共同的抗原性,不发生交叉反应;L菌在增殖期不需要胆固醇,而支原体则需要此种物质。
 

      7  L菌的致病性[2,4~8]
    此型细菌可引起人类各部位的感染,并反复发作致疾病慢性化。但L菌只有与人体细胞发生粘着才能致病,尽管它的粘着力弱,只有亲本菌株的1/10,但粘着的时间却很长。通常亲本菌株由于菌壁含有多糖类物质,可起趋化作用,故感染后外周白细胞会增多,而L菌因无菌壁,也即无多糖类物质存在,故感染后外周白细胞仍在正常范围内,常致误诊,值得注意;但中性粒细胞内可见中毒性颗粒,骨髓可呈感染象。此型细菌广泛存在。凡长期发热,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以致诊断不明者,必须想到两个可能性:一是L菌的感染;另一是厌氧菌的感染。对此均必须做这两项培养,以免误诊或漏诊。据报道,曾用过抗生素的出血原因不明的慢性尿道炎患者作尿L菌培养,检出率竟高达96%。至目前已从败血症、流脑、伤寒、布氏菌病、肺炎、关节炎、骨髓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心内膜炎和肺结核等患者的相关标本中分离到了L菌,且多呈慢性过程。结核菌在宿主免疫力增强和药物作用下可被消灭或转变为L菌,致使临床症状缓解;找不到致病菌的复发型结核病,有可能是L菌所致;有学者认为如果分离到结核菌的L型,便可拟诊为结核病,且处于活动期。脑膜炎双球菌的L型及其返祖的亲本菌株,均可引起非典型性化脓性脑膜炎。在抗生素用于临床前的年代里,在风湿性患者的血液中常分离到溶血性链球菌,但当今则否,在部分此种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到的则是此菌的L型。很多的尿道炎患者,尿标本普通培养阴性,在改用高渗透压培养基后,即培养到了L型致病菌,现在用溶血法培养检出率大为提高;L菌培养阳性多见于病程的缓解期;在一定条件下,L菌株会返祖为亲本菌株,于是不断复发,继而转为慢性尿道炎。有学者认为布氏杆菌病其所以反复发作呈慢性过程,很可能就是L菌株在作怪。慢性宫颈炎中,L菌最高占80.0%~82.4%,是宫颈炎持久不愈的重要原因;子宫内膜炎也可为L菌所致,并引起不育症;其基底层血管丰富,有利于L菌长期生存、繁殖,致内膜长期不规则地出血。有报道发现功能性子宫出血者也屡见L菌感染;因为子宫出血易并发感染,故多用抗生素预防性给药,这就导致了L菌的产生;一旦宿主免疫力低下 ,L菌便返祖成为亲本菌株,毒力大增,以致反复出现临床症状;子宫内膜炎表层可因脱落、刮宫后而清除或致炎症减轻,但基底层感染却难以消失,其所感染的亲本菌株常于抗生素或宿主因素诱导下转变为L菌,并感染于间质层。L菌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据一组报道从1870例住院患者的血、尿、胸水、胆汁和脑脊液做细菌常规培养,均阴性,而做L菌培养却分离到427株L菌,检出率为22.8%,菌种达11种之多,说明L菌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L菌的毒力要比亲本菌株低,故常无急性过程,菌株长期保存于宿主体内,使患者成为持久的传染源。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