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定 科室管理质量控制 服务沟通
返回首页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时间:2010-10-26 10:41来源:幸福检验 整理 点击:

关键词 临床检验 标本溶血

标本溶血是临床检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溶血的原因有患者自身的原因,也有临床操作不规范导致的。标本溶血后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临床医生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本文介绍溶血的原因、溶血后临床检验结果改变,以及如何减少标本溶血的发生。

 

1 溶血的原因

1.1体外原因① 采血器皿不清洁、不干燥,如试管内有水珠,或者有清洁剂残留;② 静脉充盈不好,如休克病人静脉塌陷,穿刺困难,抽血量不符合临床要求,反复抽血造成局部血管水肿、淤血;③ 注射器针头型号不对,采血速度慢;④ 注射器针尖贴到血管壁,采血时产生大量气泡;⑤注射器针头连接不严,采血时有大量空气进入;⑥采血速度过快;⑦ 血液注入试管时未取下针头,⑧ 采血后剧烈震荡试管,或者抗凝剂没有混匀;⑨ 真空管质量不合格,负压过大,血液流出过快,产生气泡;⑩ 输液过程中,从输液管抽血;⑩标本采集后没有立即送检,放置冰箱保存;⑩ 标本放入水浴箱预温,试管没有帽,开水浴箱时.水浴箱盖上的水滴入到试管内;⑩ 检验科收到标本后未及时分离血清;⑩ 干燥管采血分离血清时,血块没有收缩好,用硬物强行剥离血块;⑩ 离心速度太快。

1.2体内原因① 新生儿溶血,异型输血所致;②心脏大手术后,如心瓣膜置换术后;③感染性因素: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菌血症;④ 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2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2.1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

2.1.1对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的影响   溶血标本,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清中,红细胞计数随着溶血的程度而减少,红细胞比容(net)下降,其减少程度与溶血程度成正比。

2.1.2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据报道,l5例溶血标本电阻抗法血小板汁数,均比目视显微镜计数血小板高,其原因是电阻抗法将红细胞碎片误认为血小板。

2。2对凝血功能检查的影响   标本溶血后,红细胞内释放出磷脂,后者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过程中是促凝物质,导致二者结果减低。

2.3对免疫反应结果的影响

2.3.1对ELISA检测乙肝5项的影响 溶血标本导致ELISA法检测HBsAg产生假阳性结果,与溶血程度相关。其机制是溶血后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释放到血清中,它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作用类似,产生非特异显色反应。当溶血程度(Hb≥10 g/L)时,有42%标本出现HBsAg、HB—sAb、HBeAg A值大于临界值(P<0.001);当溶血(Hbi>5g/L)原倍HBcAb 100%呈阳性反应(P<0.001)。

2.3.2对HCV抗体的影响  标本溶血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可以使标本A值增高,出现假阳性。

2.3.3对AFP、CEA的影响 化学发光原理是待测物质浓度与光量子数呈线性关系,不受颜色反应的影响。但据报道,中度溶血标本对化学发光法测CEA有影响,重度溶血对AFP、CEA结果均有显著影响,AFP值降低,CEA值升高。

------分隔线----------------------------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